楼下的小面馆
城东的槐树街上,有家不起眼的小面馆。门脸儿窄得只能容一人进出,招牌上的红漆早褪了色,倒像是特意要与这灰扑扑的街道融为一体。
店主姓马,是个五十来岁的汉子。他的面案就摆在临街的窗边,和面、揉面、抻面,全在一双粗糙的手里完成。每每路过,总能看到他佝偻着背,在蒸腾的热气中上下翻飞着那团白生生的面团。面馆开了二十多年,马师傅的指关节已经粗大得变了形,像老树的瘤节。
常来的都是些老街坊。清晨六点,穿蓝布工装的老李头会准时出现,要一碗阳春面,就着免费的辣酱呼噜呼噜吃完。七点半,送孙子上学的张奶奶总要打包两份小面,孩子的那份特意嘱咐"少放辣椒"。马师傅从不多话,只在递面时用沾着面粉的手背推推老花镜,混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笑意。
去年冬天格外冷。腊月里一个清晨,面馆破天荒没开张。后来才听说马师傅夜里突发心梗,送医路上就不行了。出殡那天,半条街的人都来了,默默跟在灵车后面。老李头攥着个空面碗,张奶奶牵着孙子,孩子手里还捏着半块没吃完的葱花饼。
如今面馆变成了奶茶店,亮晶晶的玻璃门上贴着"网红打卡"的贴纸。偶尔有老街坊路过,会不自觉地放慢脚步,仿佛还能听见"啪"的一声——那是马师傅把抻好的面摔在案板上的声响。
登录后可发表评论
点击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