消失的副食店

十字街口转角处,原有一家副食店,方方正正的一间屋子,门楣上悬着块木牌,红漆已然剥落,却仍能辨认出"利民副食"四个大字。

店主姓王,是个五十多岁的矮胖男人,头顶秃了大半,总穿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。他记性极好,谁家惯常买什么,他都一一记在肚里。李家的酱油要"海天"的,张家奶奶专挑绵白糖,赵家媳妇每回必要两包"大前门"香烟。王老板便将这些物事早早备好,只等主顾上门。

副食店里的柜台是深褐色的,边角处磨得发亮。玻璃罐里盛着各色糖果,孩子们踮着脚,鼻子抵在玻璃上,眼珠随着王老板的勺子转。称盐的铜秤生了绿锈,却准得很,绝不缺斤短两。夏日午后,常有老头儿聚在店门口树荫下下象棋,棋子拍得啪啪响,惊得笼里的画眉直扑腾。

后来街上开了家超市,亮堂堂的,货架高得碰着天花板。人们渐渐不再来副食店了。王老板把货架擦了又擦,玻璃罐抹了又抹,终究挡不住那股子霉味从墙角渗出来。最后一日,他独自坐在柜台后面,把没卖完的糖果一颗颗数进铁盒里。

如今那铺面改作了奶茶店,终日响着聒噪的流行歌曲。偶尔有老人路过,总要停下脚步,朝里张望两眼,却再也寻不见那方褐色的柜台和玻璃罐里五颜六色的糖果了。

评论
暂无评论

登录后可发表评论

点击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