寻常巷陌间的烟火气
巷口那家烧饼铺子开了二十年,老张头每日寅时便生火揉面。铁鏊子上的面团渐渐鼓起琥珀色的气泡,芝麻粒在热气里噼啪作响,第一炉烧饼的焦香总是先飘进对街李家的窗棂。李老太太挂着蓝布围裙推开纱窗,竹竿上晾晒的衣裳还沾着昨夜的露水。
菜市口的石板路早被磨得发亮,王屠户的肉案前总聚着三五个拎菜篮的主妇。她们用指甲掐着芹菜梗,比较着哪家的豆腐更嫩,话头从蒜价跳到孙子的月考成绩。穿校服的孩子们从人缝里钻过,书包侧袋露出豆浆塑料袋,吸管上还沾着半粒红豆。
修自行车的刘师傅蹲在梧桐树荫里,轮胎内胎在他手里像条听话的鳗鱼。隔壁书店的老板娘支着下巴看街景,橱窗里新到的杂志封面映着晨光。总有人站在台阶上翻两页,最后却买了隔壁铺子的酱油。
暮色爬上电线杆时,巷尾飘出炝锅的葱油香。谁家电视正播着天气预报,阳台上的绿萝顺着防盗网探出藤蔓。这些琐碎的声响与气味,在日复一日的重叠中,渐渐腌渍出生活本来的滋味。
登录后可发表评论
点击登录